要害詞:徐廷華 高曉聲 文人來往
瞭解
我是在40多年前,結識作家高曉聲的。
1979年春天,江蘇國民出書社,擬在新中國成立30周年前夜,出書一套反應江蘇文學創作實力成績的叢書,分小說、散文、詩、戲劇、兒童文學各卷。我和徐州的作家張成珠有幸借調到出書社介入編選這套叢書的散文卷。擔任我倆任務的是散文編纂湯淑敏教員。后來我了解她是南京年夜學中文系傳授、茅盾研討專家葉子銘的夫人。
編選任務的基本是遴選作品舞蹈教室條目,湯教員將我和張成珠分了工。我重要擔任從本省報刊中往遴選;張成珠則從全國有影響的書報雜志中選江蘇籍作者頒發的散文。于是新華日報社、中國作家協會江蘇省分會(1992年改名江蘇省作家協會)材料室是我一段時光常常往復的處所。我就是在作協材料室,先后結識了我省有名作家葉至誠、艾煊、龐瑞垠、馬春陽、魏毓慶、李克因、姚忠瑞,此中也有高曉聲。
那時江蘇省作協在長江路總統府東側的一個年夜院里,《江蘇文藝》(昔時7月才恢復《雨花》)編纂部、作協辦公室、材料室等都在里面。材料室最年夜,冊本期刊一排排擺設書架上。我天天默坐在這里閱讀從1957年創刊至“文革”前的《雨花》及近年的《江蘇文藝》,從中精挑細選出作品,交兩位在家就業的女知青謄抄(那時復印機還沒有普及)。我時常看到有人進進出出來這里翻閱查找材料。
一天,有一小我來材料室查閱材料,他個子不高,皮膚漆黑,臉上布滿了溝溝壑壑,給人歷盡滄桑的感到。他措辭鄉音很濃厚,不諦聽不易聽懂,身上的穿著也不講求,灰灰的滌卡中山裝,還被煙蒂燙了幾個小圓洞。
這人我看到過幾回,時罕見他將幾件洗過的衣服晾曬在年夜院不起眼的角落,總認為他是作協請來搞后勤任務的。他走后,我問材料室汪家流教員(后來我了解汪是《新華日報》社總編辦王若淵的夫人),適才那位老師長教師(我沒好意思講老頭,由於這里都是常識分子,措辭得禮貌點)……還沒等我說完,汪教員笑著說:“他不年夜,才50出頭,是作家高曉聲,從江蘇武進調進作協不久,是我們作協的副主席。”
“哦,高曉聲。”我突然記起剛創刊不久的《鐘山》雜志上有高曉聲的一篇名為《“漏斗戶”主》的小說。他的抽像又讓我想起寫《小二黑成婚》的有名作家趙樹理,也是一身土得失落渣的裝扮:終年戴一頂藍布國民帽,身穿一套藍布禮服,腳上穿一雙家制黑布鞋,衣服常常是皺皺巴巴的,一點不挺括。面前的高曉聲和趙樹理一樣,哪像一個作家呀,活脫脫一個老農人。
接觸
后來我才了解,高曉聲“文革”后重出文壇,在南京沒有處所住,葉至誠接替顧爾譚任《雨花》主編時,就讓高曉聲在編纂部落個腳,既然住在編纂部,天然要找個來由,就讓高曉聲也了解一下狀況稿,早晨就睡在編纂部。看稿的這段時光,沒想到遠在北京的汪曾祺把他新寫的小說《異秉》投給了故鄉的刊物,那時《雨花》一位編纂看了,說這篇小說寫得怪怪的,缺乏剪裁。高曉聲看了以后,說:你們不懂,這才是好小說。高曉聲在他無限的編纂生活中,例外為這篇小說寫了編后記,并將小說作為頭條頒發,在那時的文學界惹起了小小的震撼。汪曾祺的不受拘束來稿被高曉聲、葉至誠看中和推重,可謂是知音可貴,遂成一段文壇美談。
我第一次與高曉聲接觸,是他要借用1957年的《雨花》合訂本,那下面第一期刊有陸文夫的小說《平原的頌歌》,后被打成“香花”,高曉聲要看一看。恰好這本合訂本在我手上,材料室汪教員叫我給高曉聲先看一下。于是阿誰午后,我到編纂部送這本《雨花》給高曉聲,他坐在緊靠里面的一個位子上,右側是龐瑞垠教員,我徑直走到高曉聲桌前說:“高教員,汪教員叫我送來的。”他似乎了解我來作協是干什么的,欠起身:“好,好,看過后就還給你們。”
第二天,他就將《雨花》還給了我。多年后我才了解,高曉聲一向留心著他的這位同齡文友,他們曾有過一段雷同的人性命運。這以后我見到他,總稱號他“高教員”,有時也聊上幾句,垂垂也熟習了他白叟家濃厚的武入口音,并從他的鄉土頭土腦質里看出有俗人沒有的工具。
至氣象酷熱的時辰,我的散文作品條目基礎遴選完,預備轉移到《新華日報》社。分開總統府前,我往《雨花》編纂部和諸位瞭解的教員話別,當我握住高曉聲的雙手時,那雙手是多么的粗拙,銼刀似的,哪像一個文明人的手。特別年月的生涯,培養了他這包含著艱苦和磨難的雙手。我們對看著,他說有空常來玩。我說,剛停刊的這期《雨花》上,看到您的新作《李順年夜造屋》,寫得真好。他淡淡地淺笑著。
幾個月一晃曩昔,當這年的11月,我收到省出書社寄來的江蘇30年文學叢書,起首不是先看散文卷,而是掀開《1949—1979江蘇交流短篇小說》(高低冊),想看一看我敬佩的高曉聲教員進選的是哪部作品。在目次頁上我看到,有《解約》和《李順年夜造屋》兩篇,前者是從他1955年出書的《解約》短篇小說集里選出的;后者則是頒發在昔時停刊的第7期上的《雨花》頭條上。后來我又讀到他1980年頒發在《國民文學》第2期上的新作《陳奐生上城》,這兩篇小說分辨取得1979、1980全國優良短篇小說獎,我對高曉聲教員更是寂然起敬,崇拜有加。此后“陳奐生系列”成為高曉聲的代表作和他小說的標志性作風,并奠基了他在中國今世文學史上的主要位置。
贈書
大要是1981年擺佈,省作協從總統府搬到建鄴路朝天宮旁(原省黨校),這里離我家很近。我時常往材料室翻閱全國各地交通的文學期刊。一次碰著高曉聲,他淺笑著和我握握手,隨即帶我到他的辦公室,我心里有些微的嚴重,在我眼里他已不再是我初識時的阿誰抽像,正想著,只見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本書送給我。我一看封面是紫白色的,書名《小樹屋79小說集》,江蘇國民出書社出書。這是他送我的第一本書。那晚我看了他以《擺渡》為題所寫的一篇代媒介,確是出手非凡,構想盡對巧妙。
繼《79小說集》后,高曉聲后來陸續出書了《高曉聲80小個人空間說集》《高曉聲81小說集》《高曉聲82小說集》《高曉聲83小說集》《高曉聲84小說集》,一年一本小說集,有點像小我的創作年鑒,可見高曉聲教員在1980年月初期創作量相當可不雅,并激發文壇一段時光的“高曉聲熱”。“操千曲而后曉聲,不雅千劍而后識器”,高曉聲的文學作品,是歷經了有數次人生錘煉而成績的精煉,是發展在鄉村地盤歷經了有數次風雨而綻放的冷艷,讓人看到在他消瘦的軀體里有開釋不完的亟待開釋的性命潛能和發明活氣。
后來省作協搬到城北頤和路2號。一次我到省作協遞交進會資料,問及高曉聲教員,才了解他不習氣年夜城市的生涯,依然眷念故鄉,回武進(今屬常州武進區)家教往了。偶然趕上些主要會議才來趟南京住上一兩天。
有一次,南京文協(作協前身)辦的文講所(后來改為芳華文學院)請來高曉聲教員給學員們授課,我那時擔負文講所的教導教員,又一次見到了高曉聲。他措辭的風趣、舉止的率真,給我留下深入印象。那天課間歇息時,學員們都圍著高教員問這提那,這時文協副主席俞律教員給高曉聲送來一杯白開水給他潤潤喉嚨,哪知高曉聲突然從口袋里取出一個小白酒瓶,里面裝著半瓶酒。他對俞律說:“我有這個。”說著仰頭喝了一口。隨即又遞給俞律:“你也來一口。”旁邊的學員們看了都捧腹大笑起來,馬上氛圍又熱鬧起來。
1999年7月6日,高曉聲在無錫病逝。我在報上看到訃告,盡管我和他的接觸僅限于此,平庸如水,也沒更多深層的來往,但我心里其實很難熬,他笑起來顯露的滿口黃牙,和那和氣可親的面龐仍給了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對他一向抱有敬意。他送的那本書還在書架上,每一撫摩,總能想起昔時的情形,怎么也不會忘卻。只懊悔本身那時太年青,也不了解請這位作家在書的扉頁上簽名寄語,常常翻閱這本書的時辰,后悔莫及。
發佈留言